好糧釀好酒,好糧蒸好饃,這是一次以糧食為緣起的白酒和饅頭的混搭——長安酒業將于近期推出“長安酒+手工饃”元旦、春節伴手禮。
三年以來,因疫情居家時間增加,傳統饅頭、面條用粉量明顯增長,家庭面粉消費逐步成為新的增長點。但眾所周知的現狀是,城市居民大部分不再蒸手工饅頭,一些中小粉企和饅頭制作企業受配送能力等限制,導致城市居民大部分以機器制作的饅頭消費為主,但機器制作的饅頭,勁道和口感遠遠不如手工饅頭,對現代城市人來說,能每天吃到地道的“手工饃”,無疑已成奢望。
針對這一現狀,長安酒業將發揮其現有的專業的、網狀的、散點式覆蓋的配送能力,適時推出“長安酒+手工饃”元旦、春節伴手禮,且所有饅頭,全部以公益性配送為主。
長安酒業此次市場舉措,也是作為民營企業積極響應國家讓“農村剩余勞動力增收”的戰略要求。據悉,中國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68%,剩余勞動力達到1.2億,而且每年增加1000萬,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,防止規模性返貧,其中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加大農村剩余勞動力增收力度。長安酒業此次“饅頭計劃”,是一項長期工程,他以城市家庭需求為驅動,帶動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。長安酒業率先以老潼關手工饃為試點,發動該地區農村剩余勞動力參與其中,讓農民實現居家增收,然后再輻射其他地區和農村。
長安酒業前身為長安酒廠,創建于1971年,是陜西省濃香型白酒生產的最早企業,也見證了建國后陜西地方白酒工藝和文化的演進。此次推出的手工饅頭,也秉承了其一以貫之的工匠精神,這是對品質和地域文化的雙重堅守。
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,手工饃曾是每個家庭必不可少的主食。長安酒業此次手工“饅頭計劃”,將有望恢復幾代人的味覺和情感記憶。(文|樊奎 圖|劉小愿)
小知識:
饅頭,是我國北方小麥生產地區人們的主要食物。
相傳三國時期,諸葛亮經過瀘水,命廚子以米面為皮,內包黑牛白羊之肉,捏塑出49顆人頭,灑酒祭江。從此,民間便有了“饅頭”一說。
公安備案號:61011602000436號